前言:回想最近一段时间跟妞妞讲的那些学习上的事情,无非重新定义什么是学习,学习过程中知识的存储、提取关系,从而具备学习的大局观,超越课本目录和考试大纲的“局”,持之以恒去做笔记,成为自己复盘的重要手段,分析问题、分解问题,找到问题重点等等。
她能融会贯通不容易,能够坚持下来更不容易,无论结局如何,这都是我应该做的,我只有一个目的:只有具备大局观,她在学习上会更加自由和主动。
毕竟在学校只是教孩子学习知识,教育子女是父母的一份责任,对待终身学习的态度,更多需要一种大局观的引导。
今天还是回到主题
周期是这个世界的万物的轮回,
经济周期成为宏观经济学家必备研究课题,
而在股市里的万有引力是情绪周期,
但是很少有人能把这个抽象的东西讲的生动、通俗、易懂。
文中涉及电影《魔戒前传:霍比特人》、《空房间》、《Hello,树先生》
因为相信所以看见,既然看见注定坚信《1》
因为相信所以看见,既然看见注定坚信《2》
因为相信所以看见,既然看见注定坚信《3》
因为相信所以看见,既然看见注定坚信《4》
今天我们思考一个问题“我在股市里赚钱靠的是什么?”
这个问题是上篇文章的问题“我为什么亏钱?或者说我亏钱的真实原因是什么?的一个延申思考。
所有的“我”,都不能依靠别人,无论在股票市场还是现实世界。
对于一个目标感很强的人而言,方向不明,阶段性结果没有的时候,非常失落,曾经一度让我去看了 “王阳明心学“,去了解了 佛教的一点东西,而这样做只是在尝试解决”知行合一“的问题,即便我觉得自己的技术分析已经可以看盘看的很好了,为何很多操作执行后内心依然无非平静,潜意识告诉我这不是行云流水。
佛陀讲过一个“木筏不是彼岸”的故事,所有知识就像一艘承载我们渡河的木筏,我们需要木筏,但是木筏不是对岸,一个聪明人到了对岸后,是不会扛着木筏到处跑的。我们要做的是 善用木筏,好好用木筏这个工具承载我们到达彼岸,但不是执着于“它是我的”而不肯放下,当我懂了之后,我把技术分析这个木筏扔了,开始继续前进,因为我早就到了对岸,而内心一直扛着它在往前走,对于内心无法平静还有一个原因,就是自己的大局观需要突破,那个时候开始有意识思考“我”和“市场”,我迫切需要理清道与法、术之间的关系。
韩国有一部电影《空房间》
整部电影,男女主角一直没有台词,直到影片结尾,善华才开口说了一句“我爱你”,丈夫听到很惊讶,四周张望却空无一人,丈夫以为说给自己听的,激动的把善华抱进怀里,这个时候男主泰石悄然出现,两个人隔着涨幅,对视,牵手,亲吻,这个场面足够诡异。
善华和隐形了的泰石在家中相爱,这究竟是梦幻还是真实?善华遇见了把她从家暴中拯救出来的泰石,这是梦幻还是真实?
这让我想起了 《Hello ,树先生》里的树,他到底是疯掉了还是从始至终一直就活在梦境里呢?我不得而知。
其实这部电影吸引我的不是男女那点事,而是男主泰石在监狱自学隐身术,那欠揍的鬼魅的笑,让我看的内心无比的舒畅。
他失败了几次之后,在手掌画了一只眼睛,把它想象成狱警,在手背一直躲着,这次他模仿的不仅仅是步伐,还要去猜测狱警脑中的想法,只有达到高度一致,才能做到真正的神不知鬼不觉。
日复一日下,男主泰石的隐身术越来越炉火纯青,只要他想便可以让查房的狱警找不到他,而狱警从他前几次隐身失败和后面隐身成功的表现,反差很大,让我陷入了深思。
从狱警角度来看:人为了看到自己在意的东西就会心安,没看到自己在意的东西就会心慌,这就是在说狱警的预期和情绪。
我们在股票市场如论使用什么方法和技术,因为没有大局观,都无法摆脱预期和情绪,而是扛着竹筏在每天负重前进,看到股票走势跟我们预期的不同就会心慌,什么卖飞和被套的负面情绪的“我”就跑出来,在耳边折磨你,进而让执行交易的“我”错上加错,这就是我说的为何操作执行之后内心无法平静,因为“我”变成了那个狱警,“我”已经被市场情绪绑架,而坐牢的男主泰石根本没在坐牢,狱警每天跟囚犯一样在坐牢。
什么是自由呢?
“庄周梦蝶”是不是一种?当然了,我党的革命主义乐观精神也是呀。
在股市里能做到操作行云流水,内心很平静,就是一种自由,如果一个交易者精通所有模式和手法,什么行情的钱都能赚,每天搞得非常累,即便赚了很多钱,在我看来也不是自由。
所谓知行合一不就是一个伪命题么?你知道你所知道的,你去执行了没有问题,但是你发现结果不对,亏钱了,你开始纠结自己为何执行有问题,
,其实人不知道自己不知道的,你如果不能引导自己就会变成一个囚徒。
在通向自由的路上,势必就要打破自己狭隘的视角,获取更高视角的大局观,倘若一个人能够控制内心不去纠结于做自己当下想干的,你能坚持长远之路上做你不想干的,我觉得这个人自由指日可待,最终练成隐身之术。
在人性追求自由这个问题,中西方有很多电影在探讨这个问题,比如说《魔戒》、《魔戒前传,霍比特人》我们下一篇文章着重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