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富有生命力的社群,群员类型应该是多样化的。同好分享类社群,群成员中会有核心人员,辅助管理人员,活跃分子,忠实拥护者,普通参与者。
社群的核心人员,也基本是创建者,必须是有个人感召力,在某一专业领域有自己的专长或影响力,并能够给大家带来学习和成长的人。这样的人自带光环,是吸引别人加入社群的主要理由。他负责的往往是赋能和资源分享,并作为地心引力一般牢牢粘连他的群成员。
社群的辅助管理人员,需要担负起对社群日常的管理和支撑工作。他们不仅自身遵守社群规则,还要对群成员的行为做到赏罚分明,对一系列活动的制定和开展起到带头和推动作用。这样的人员既要有责任心,还要有耐心,并且遇事从容,做事果断。不仅要有大局观,还能细察入微,照顾到每位成员的需求。所谓劳心劳力。
当然如果社群日益壮大,也就需要培养更多这样的管理人才,形成一个管理团队,遇事时可以进行相互讨论分工。这样一件很麻烦的事,也能被分解完成,所以在哪里都不要忽视团队的力量。
社群的活跃分子,我们在聚会或者是参加活动的时候,总有那么一两个或者一群人让现场气氛热络,让大家心情愉悦。他们总能吸引人们的注意力,并参与到其中,与之一起互动。社群里同样需要这样的人,想想发出一段话,抛出一个观点,如石沉大海,泛不起一点风浪,这样的群还有啥活力可言。这时候就显得活跃分子的重要性了,他们会热情地参与到社群的讨论和活动。又能带动其他小伙伴一起互动。社群的创建者和管理人员一定要对这样的成员多多重视,不可埋没。
社群的忠实拥护者,他既可能是社群的管理人员,也可能是活跃分子,还可能是能力并不一定出众,但社群的各种活动或者任务都能实实在在的完成,他们认同创建者的所有观点,认同社群的价值,并愿意与之一同成长。这类人员是社群的基石,也是体现社群的价值的地方。因为只有他们的成长才能代表社群确实是可以让人得到更好成长,并获得更多利益的体现。以他们自身的经历,对社群进行口碑式传播,带来新的想加入的人员,使社群注入新的生命力,不断成长裂变,形成社群复制的基础。
社群的普通参与者,人群中总会发出不同的声音。社群也一样,即使经过入群规则的考核,也不能保证所有入群成员就会无比认同社群的各种规定或者积极参与所有活动。他们有着自己的节奏,不太冒进也不太落后。这群人是需要创建者和管理人员用心维护的。发掘他们的潜力,调动他们的积极性。
同好分享型社群的成员类型大致如上。而产品型社群,成员分类事实上只有两种:商家,用户。但其中成员的功能性还是要与上面的保持一致。那么该如何处理呢?
我们常见的就是一人分饰多角,如果你的企业人员够多,当然也可以多人分工合作,在创建者和管理人员上,基本是由商家担任了,有些也会把热心的用户委任作管理人员,分担一部分管理职能的,这也大大提高了用户的参与感,把单纯的消费角色转化成合伙人角色。
活跃分子,我们当然希望社群里的用户都能活跃起来。如果没有足够量的活跃用户,那只能由商家自已扮演,就是“群托”,虽然不好听,但必须有,暖场必备神器。
同样,忠实用户我们需要用心呵护,普通用户也需要我们诚心互动。
对于社群成员的角色分析,是为了更好地把握社群用户的需求,打造一个令人向往的优秀社群,每一个细节都需要用心对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