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目录
- 1.Object概念
- 2.Object常用的API
- 2.1 hashcode()方法
- 2.2 equals方法
- 2.3 clone()方法
- 2.4 toString()方法
- 2.5 finalize()方法
1.Object概念
类 Object 是类层次结构的根类。每个类都使用 Object 作为超类。
所有对象(包括数组)都实现这个类的方法。Object类是所有类的父类,包括我们所写的类。
2.Object常用的API
2.1 hashcode()方法
为了便于对象的快速查询,在Object对象中定义了hashcode()方法,通过hashcode返回的映射值,可以帮助快速定位对象的位置;这就如我们房子的门牌号,通过门牌号可以很容易定位房子的位置。
- 对hashcode的认识
1)hashCode的存在主要是为了查找的快捷性
2)hashCode是用来在散列存储结构中确定对象的存储地址的
3)hashcode代表对象的地址说的是对象在hash表(hashTable)中的位置
- 设计hashcode,需要满足的一些要求
1)设计一个hash算法
2)产生一个唯一的正整数
3)不能从结果推断出hash算法
- 可以利用IDE工具自动生成hashcode基本上能满足开发需求(alt+shift+s)
2.2 equals方法
1)equals()比较两个引用是否引用同一个对象(默认)。
2)如果要比较对象中的内容需要覆盖(重写)此方法。
3)一般情况要重写hashCode()方法也要重写equals()方法。
*equal的底层
2.3 clone()方法
clonse()方法的目的是实现对象的拷贝功能。
使用clone实现了对象中各个属性的复制,但它的可见范围是protected的,所以实体类使用克隆的前提是:
1)实现Cloneable接口,这是一个标记接口,自身没有方法。
2) 覆盖clone()方法,可见性提升为public。
- clone()的实现
- 1)实现Cloneable接口
- 2)修改访问控制符
- 深拷贝:拷贝引用的对象
- 浅拷贝:只拷贝引用本身没有对对象进行拷贝
创建Person类
public class Person implements Cloneable { //实现cloneable接口
private String name;
private Car1 car;
public String getName() { //定义set和get方法
return name;
}
public void setName(String name) {
this.name = name;
}
public Car1 getCar() {
return car;
}
public void setCar(Car1 car) {
this.car = car;
}
@Override
public String toString() { //重写toString 方法
return "Person [name=" + name + ", car=" + car + "]";
}
@Override
public Object clone() throws CloneNotSupportedException {
return super.clone(); //重写clone方法
}
}
创建person对象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throws CloneNotSupportedException {
Car1 c =new Car1(); //创建一个car对象,给属性赋值
c.setBrind("a");
Person p1 = new Person(); //创建第一个person对象,给属性赋值
p1.setName("w");
p1.setCar(c);
Person p2 = (Person) p1.clone(); //p2是p1的克隆
System.out.println(p1); //调用toString 方法
System.out.println(p2);
}
}
-------------------------------------------------
运行结果:
Person [name=w, car=Car1 [brind=a]]
Person [name=w, car=Car1 [brind=a]]
在上一代码,p2已经完成克隆。现在将p1的car属性进行改变,p2的car属性还是随着p1一起变化。
public class PersonTest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throws CloneNotSupportedException {
Car1 c =new Car1();
c.setBrind("a");
Person p1 = new Person();
p1.setName("w");
p1.setCar(c);
Person p2 = (Person) p1.clone();
c.setBrind("b"); //克隆完成,将car属性设置为b,p1拥有此时的car属性
System.out.println(p1);
System.out.println(p2); //正常情况下,p1的car属性为b p2的car属性为a
--------------------------------------------------------
运行结果:
Person [name=w, car=Car1 [brind=b]]
Person [name=w, car=Car1 [brind=b]]
说明p2只拷贝引用本身没有对对象进行拷贝,接下来进行深拷贝(方法重载)对对象进行拷贝,避免p2属性一直随着p1变化。
@Override
public Object clone() throws CloneNotSupportedException {
Person p = new Person();
p.setName(this.name); //拷贝本体的名字属性
Car1 c = new Car1(); //创建一个car对象
c.setBrind(this.getCar().getBrind()); //拷贝本体car对象中的内容
p.setCar(c);
return p;
}
深拷贝后p2的属性不会随着p1的再次修改而变化
2.4 toString()方法
返回该对象的字符串表示。通常, toString 方法会返回一个“以文本方式表示”此对象的字符串。结果应是一个简明但易于读懂的信息表达式。建议所有子类都重写此方法。
2.5 finalize()方法
finalize()是Object中的方法,当垃圾回收器将要回收对象所占内存之前被调用,即当一个对象被虚拟机宣告死亡时会先调用它finalize()方法,让此对象处理它生前的最后事情(这个对象可以趁这个时机挣脱死亡的命运)
@Override
protected void finalize() Throwable {
System.out.println("jvm自动调用finalizze....");
super.finalize();
}